原创作者: SpringArt   阅读:1902次   评论:0条   更新时间:2011-05-26    
回帖专用 写道
引用
既然不能清晰界定什么时候是牛市什么时候是熊市,那何来“熊市里买基金,等于拿自己的钱给别人缴费。”之说?你的意思是买在2245点吗?即使是买在2245点,到现在也挣钱了,而且比银行定期强得多,何乐而不为?
现在的山顶就是以后的小山坡,只要你坚持的时间足够长。

彼得·林奇说“宁愿承认自己吸毒也不愿承认自己是短期投资者”。

当然我们是“5000年最大盛世“中的中国人,我们要战胜彼得·林奇,我们要战胜巴菲特,我们要做波段,我们要高抛低吸。。。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
去年最冷的时候,我臆想的是今天的温暖。现在温度起来了,我就必须去想被温暖的是石头还是鸡蛋。

说到底,我对这个市场和市场存在的环境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当然我对这二者存在的环境又是最具积极色彩的理想主义者。

那么我的结论就是这个市场是石头也是鸡蛋。没什么可奇怪的,恐龙蛋今天不都变成了石头?你敢保证那天这些恐龙蛋石头不会变成蛋孕育出恐龙?如果你敢打保票,那你是天才!

虽然还有许多猴子还没有变成人,但也要正视许多石头已经被当作鸡蛋卖了。

现在虽然很热,但在今天石头是一定不能孵出小鸡来的。

做股票究竟是做什么?老百姓都说了嘛,炒股!炒瓜子看火候,炒股也一样。

技术派看火候,基本派就成天研究石头和鸡蛋的差别。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立场。石头和鸡蛋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鉴定的。

而看火候是每个正常人必须具备的生活常识,火大了,是鸡蛋也可能给烧成黑炭。






回帖专用 写道
引用
像我这样的要求男人工资是女人的两倍,没有错吧?


   撇开感情不谈,现在的人重视物质生活的质量本是一个大大的进步.因为有了坚实的物质生活,双方能够实现财务自由,才有可能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家庭和双方的感情.向我们父母这一代人,每天只是为了油盐酱醋精打细算,甚至为了一两块钱的折扣闹别扭是家常便饭,虽然不能说他们之间没有幸福,但是起码来说他们从来没有体验过一个物质财富富裕的情况下的家庭幸福.我父亲是个穷教师,那个时候维持一个家,供我上学,赡养两个老人.我在刚考上大学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也是给累垮的.我母亲现在想到我爸的时候总是说:"这个老头子辛苦了一辈子眼看就要熬出头了就是没有福气,他没福气我也没福气,你也没有福气别人都有得靠,你只能靠自己了."

  不管男孩,女孩找另外一半,我看来的确是需要把物质生活放在首位的.但是追求物质生活是只是一个目标,而不是手段.就如现在的股市,每个进入股市的人的目的都是想赚钱.但是并不是说我有了赚钱目的,就一定能赚到钱.以物质标准来寻找感情,其实也就是如买股票.很多新手往往就是搞不清楚目的和手段,往往把目的当成手段,我要赚钱,那就买价格最高的股票.同样,如果单纯的以当前的工资和资产财富(比如说房子)来作为标准,那么就和现在股市里许许多多可怜地散户一样追涨杀跌,总是接搏傻游戏的最后一棒.很多没经验的散户仅仅是看当前股价涨了好多倍,马上就投入资金.他们从来不看这个股票的基本面,不看他们的负债,不看他们的市盈率,不看他们过往的盈利能力.比如这里就有一个投资失败的案例,
http://www.day95.com/viewthread.php?tid=13481
这个女孩子看错了什么?
第一她眼睛里只有资产没有负债,这是大多数女孩子的通病.只要看到一套房子就以为是生活有保障了,但是她们从来不看帐面另外一半的负债有多少,偿还能力如何?每年的利润-应付款外还剩多少?
第二,她或许会说偿还能力我看了她工资了亚,但是当前的工资只是当前的盈利能力.就如一个股票一样,如果你去查看他的过往几年的财报.发现连续几年公司的利润都很高,但是增长率却徘徊不前,那么这个公司未来很有可能是走下坡路的.因为市场上不进则退,公司如此个人也是如此.
第三,不看市盈率,市净率.在股市上有些股票比如像很多ST股,股价往往在某段时间很高受到追捧的对象,但是它的市盈率市净率出其的高.按照老话说,这就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他的股价与这个公司的基本面相去甚远,狂潮过后总会显露原形.人也一样,某一段时间工资特别高,并不因为这人真有能力,而是一种不正常的假象.

虽然我用股票打比方,但是婚姻和股票毕竟还是不同.股票市场里追涨杀跌,损失了也不过是身外之物的金钱,这次输了下次再来.但是婚姻呢?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20岁,结婚7-8年,儿子都要上幼儿园了,作为一个女孩子这个时候你想要追涨杀跌还有可能么?即便有可能,你的资本-青春-在那里呢?我不否认婚姻里面也有像股市中追涨杀跌的高手,找一个富翁,结婚5年找个由头离婚分财产.但是至少像晴子小姐这样至看工资倍数的女孩子,怎么看都很难归到这一类.其实我说过,大多数女孩都不是拜金的都是想过一辈子的.如果你不是一个婚姻世界里追涨杀跌的高手,那么就不要轻易的用工资或者资产来评价对方.最重要的还是评价对方的基本面,就如巴菲特所说的,好的领导人才会有好的公司,好的公司才有好的股票.一个人如果勤奋,诚实,做事情待人接物的能力特强,但是没有资产也没有高工资,市盈率低是好事情,很大程度上只是意味着虽然有着强大盈利能力,但是由于某些外部原因没有得到机会的超跌股,你给他机会支持他度过这道坎,他会给你丰厚的回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你是男生,如果仅仅因为工资不高或者没有房子或者车子而被女友dump,那么你不应该是沮丧和失落而应该是庆幸,庆幸自己没有被一个没有眼光的投资者套牢.




回帖专用 写道
前几天下了<达芬奇密码>的配音版来看,当中有一段,提宾让索菲闭起眼睛猜最后的晚餐上有几只杯子,她猜一只,结果是一个也没有,于是提宾说"这叫盲点.眼睛只看见大脑选择的东西".这本是部扯淡的电影,不过这句话到也算是鱼目里的珍珠了.不仅仅是看一幅画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同样会陷入这种幻觉,比如说中美贸易之间就有许多这样的"盲点".好我们先回到正题,上面几个帖子里面无非就是两派观点,

第一是原作者的观点,造成中美贸易之间的顺差,中国劳动力成本地下的原因是,我们遵循了美国制定的贸易进行中美贸易,美国制定的规则肯定对美国人有利,是对中国进行剥削,这种中美贸易是应该极力反对的.
第二是老庄和hurrican的观点,我们进行中美贸易,肯定要遵循美国制定的政策,虽然说这种政策的确是向美国倾斜的是不公平的.虽然吃点亏,但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取先进的技术和制度与闭关锁国相比权衡利弊,中美贸易还是非常有利的.

对于这两种观点,我的态度是只各自认同他们其中的一小半.这两个一小半合起来可以说接近于我认同的观点.认同他们的那两部分暂且另议,先说我不认同的地方.这两个看似大相径庭的观点,其实有一个地方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遵循了美国制定的贸易进行中美贸易,美国制定的规则肯定对美国有利". 我个人估计,这句话在他们的脑海中反复推敲上几百遍,他们都不会觉得有问题.这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存在着大量的盲点.
   盲点之一,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官方媒体的影响,总会不自觉地将某个具体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中的参与者抽象为几个拟人化的形象,中方美方,6方会谈等等.似乎一个中美贸易问题,仅仅是两个或者几个抽象人物之间的政治角力.由此又衍生出另外一个盲点,由于我们把国际经济政治问题做了这样的不自觉地抽象,我们总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类似场景套用在上面.比如说两个人搏斗,总是块头比较大的占据优势.占据优势的人总有比劣势者有更多的讨价还价的权利.而这一点又引发了我们另外一个盲点:我们国家100多年的苦难历史和我们小时候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总是以一种恐惧和自卑的心态看待这种实力不等的国际关系.一旦发现对手比自己强,首先假定对手的动机肯定会不良,不管规则是怎么制定出来的,规则是谁制定出来,不对的肯定是强大的一方.

   我们如果从这些习惯性盲点相反的方向去考虑这个问题,那么又会找到什么样的答案呢?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问题,难道真是简简单单的双人对决么?恐怕未必如此.两国政府官僚并不能代表,这个问题所涉及到所有利益相关团体.我们可以把中方美方,这样的假定复杂化一点:
A1:美国政府无垄断经济部门特权,A2美国的民间经济企业和普通公民,他们一定程度上具有左右政府部门政策的能力
C1:中国官僚阶层有垄断经济部门的特权,C2中国民间企业和普通公民,他们几乎无能力左右政府部门的意志

假设我是C1控制着国营公司(C3),该公司拥有某种垄断经营权比如说石油进口.那么我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最安全的把垄断租金装进我的口袋?最简便的方法是让我侄子在美国开个公司(A3),做我的石油业务中间商,我把利润的90%留给A3,这些利润当然是美元现钞.然后,怎么让这些美元增值?因为我所拥有的特殊资源,最好的机会通过C3收购国内优质资产再通过在美国上市或资产重组,把原先的一亿美元变成三亿.看这时候多出来的又是美元现钞.上述资本转移结构的特点是,垄断租金掉入我口袋时,总是美元现钞,而我用这些美元获取更多租金的机会,总是指向人民币资产,了解这一点,就容易明白,保持人民币的低汇率,人民币资产和中国人劳动力成本低廉有多么重要!
  上述机制多年运作的结果是,那些垄断资源的拥有者,他们如今持有的美元资产远远超过人民币资产,而且他们的未来利益,继续依赖于上述机制,这两点,都要求一个低水平的人民币汇率,低资产价格,低劳动力成本.这个故事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这样的情景:C1把一堆东西往自己口袋里装,C2没有任何一丁点儿手段阻止他,却在一边不停地嚷嚷:这东西不是你的,是我们大伙儿的!——这种时候,会发生什么?会发生的事很多,其中一件就是人民币继续贬值,劳动力继续低廉,资产继续降价,——因为这堆东西越不值钱,往口袋里装起来就越方便!上次OupsecMM在表达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时说,她看到有报道说美国资本一直到中国收购资产就觉得对中国非常有信心.其实不要高兴得太早,就像我前面那个帖子说的,现实生活中的马甲也多得是,贴个美字就未必就是美国人.

  那么我们回过来再看A1,A2.由于C1的特权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将C2和C2的资产打折变卖,那么A2中与C2相关的那部分企业或者个人(暂且叫做A4)能够捡到大量的便宜货.资本总是趋利的,由于中国国内的这种制度使得美国国内的大量资金都流向与中国有关的美国企业和个人A4,而与中国无关的美国企业A5则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这就造成了美国国内的经济不平衡.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大染坊>,里面最后几集对付模范染厂的故事里有一个段子,模范染厂不惜血本压低价格,使得布匹商大量向宏炬染厂退货,有一个山东的地区总代向陈六子诉苦说,这模范染厂的布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我不进这个便宜货周围的代理商就把挤掉了,进了吧我就怕这模范染厂不长久,将来没货了我还是给人家挤走,陈老板你想想法子把这小子给做了.其实这就是美国政府现在的心态.但凡只要熟悉经济规律的人都知道C1这种打折活动并不能永远继续下去.如果A1放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一旦C1的这种打折活动最后造成C2不再具有价格上的吸引力,那么A4在中国的大量投资将会化为泡影,而A5又由于不能及时得到资金发展,这个优势就会被别人抢走.这也就是为何A1会一直要施压C1放开人民币汇率管制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这个稍复杂的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结果,中美贸易的规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美国人单方面做出的决定,完全是一个数方博弈的结果.在这数方博弈中,其中受到最大损害的只有C2.我们再做一个假定,如果C1和A1一样会受到C2的左右,那么你认为中国现在只有靠出卖低价劳动力,低价资产一条路么?因此对于前面两种观点我所认同的那一小半就是,自由贸易肯定是对各方有益的,中国未来的出路肯定需要融入到全球化的贸易中.但是非自由的贸易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制度.但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非自由,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美国人在贸易上的讹诈,而是我们自己的政府正在变卖我们的劳动力和资产.
   
   如果你看到这里,认为我所描述的场景比较合理,那么是不是就真的合理呢?你可以发现我从头到尾都只是在假设从而进行逻辑上的推导,没有任何的事实和数据论证.你之所以认为我说的比较和情理,是因为另外一个盲点:我们政府的不透明的各种内幕交易已经深入人心,任何政府阴谋论对于常人来说都不会有任何怀疑.我对中美贸易所做的分析,并不在于让你们相信我说的一定是当下的现实,而是要表达一个观点:一个现象到另外一个现象之间,当中可能有无数的论证路径,也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最终观点.对于中美贸易这种大课题上,就以我国目前的信息公布制度是无论如何不太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或许也有瞎猜猜对的可能.这个任务,我觉得等我们国家的社会比较正常的时候,我们儿孙辈再回过来研究这段经济史比较好些.




回帖专用 写道
hurricane1026 写道

贸易对所有人都是有益的。这毋庸置疑。世界上最可怜的不是辛苦劳动,而是辛苦劳动也赚不到钱,或者连辛苦劳动活下去的机会都不给你。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卖出去的东西根本就不赚钱,完全是换外汇,厂家靠创外汇的数目和政府算账。外汇当然有用,可以买美国廉价的粮食,中国人那么多,地可不会因为人多就凭空多了几亩,靠出力去换粮怎么看都比较合理。

从证据来看,美中贸易顺差,廉价劳动力都是事实,这都没有疑异,谁也不能否认.
从最后的观点来看,我同意原作者的一部分,而完全不同意你.
这期中的关键在于,我认为你和原作者的论证思路大同小异差别不大.
原作者的逻辑是这样的,美中的贸易顺差的原因是来自美国人通过贸易对中国人的剥削从而造成了我们的财富大量流失到美国人的腰包,据此我们应当要反对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不太喜欢看到唾弃这种情绪化的字眼).
在这里原作者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预设了一个观点或者说原因.中的贸易顺差的原因是来自美国人通过贸易对中国人的剥削.作者罗列的大量的事实论据其实只论证后面一部分我们的财富大量流失到美国人的腰包.这个论证我很同意,但关键不是这里.关键在于对于前一个问题,没有任何的论证.就单纯从一个观点来看,你要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必须对这个观点有详细的证明过程.从一个现象A,到一个观点B之间可能有非常多的论证路径,你不能以自己的偏好据此认为必然是其中某一条.你发现你的钱包在我家里,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钱包怎么到我家里的有非常多的可能.你不能因为觉得我比你强悍就控告我抢劫,或者看我行为比较猥琐就控告我偷窃.所谓的疑邻偷斧莫不如是.

至于hurricane1026,的观点虽然和原作者向左,但是其实犯了同样的错误.贸易对所有人都是有益的.这里同样预设了一个立场,既自由的贸易对所有的人都是有益的.同样你对中美贸易是否自由没有仁何论证,直接从自由贸易对所有人都有利,来论证当前中美贸易之间的现实合理性.我发现你的钱包在我家里,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钱包怎么到我家里的有非常多的可能,但是我不能因为这个钱包有可能是你忘记在我家的所以说我自己一定不是小偷或者抢劫犯.



回帖专用 写道
很多东西看分析师的东西,不是太安全地.遍地的绊马索哈.还是要自己分析财报啊.呵呵.

这些是我今年看招行的时候,做的一些功课.Share一下.表格里面上面是浦发,下面是招行呵呵

你说的那些指标,历年看来都是招行的好些,比如说资本充足率招商在香港上市的,港标是9%,浦发今年靠了7亿增发才达到9%.除了不良贷款率有些难看.但是你也知道坏账计提都是有很大的弹性,关键是要看他们在财报中想表达什么.你再关注一下,信贷五级分类,03-05他们的信贷5级分类,谁是母鸡谁是鸭子也是很清楚的拉呵呵.

当然了,浦发被大大低估是事实,也是能赚大钱的货色.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了.呵呵

另回楼上,早上在公司手头没有数据,随手摘了sina的数据.呵呵




回帖专用 写道
pupi 写道
  所以,我的前提也是有闲钱,如果感觉投资收益率一定大过5.814%,那当然就不用去提前还贷了。
  不过没有任何一个理财产品可以保证你的人民币收益率高于这个。
  自己去炒股?在那么大一波行情之后,现在股市已经在历史最高位了,感觉再进股市,风险不小。


复式计帐,有借就有贷.你不能只算剩下的,不算花出去的.提前还贷,都成固定资产了,那里还有5.814%的收益呢?什么是收益,收益永远是未来的收入而不是当前的盈余.5.814%最多看成一种银行给你的折扣,你用9418.6元买了10000块钱的东西.除非你能保证你这10000万元固定资产折每年旧摊薄以后还能够有超过5.81%的收益,比方说房价比方说租金.换句话说,5.814%也不是保证的是有风险的,不过一个是房价风险,一个是金融风险而已.

  再换一种简单的思路,如果提前还贷真是5.8%那么高的收益,那么市场上怎么就没见到有人拿这个来发财的呢?hehe,道旁苦李,道旁苦李阿.











回帖专用 写道
pupi 写道
  
    我们程序员们如果有闲钱,还是去提前还贷的好,千万不要怕麻烦。就算提前还1万,1年也可以省下来 581.4 元钱呢。

老话说,隔夜黄金不如铜.钞票除了票面价值,还有时间价值.今天的一块钱的价值恒大于明天的一块的一钱的价值.以财务的眼光看,在经济景气的时候提前还贷是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你现在一年账面上有
60万负债,一万元现金,60万的资产,应收款(按工资8000计算)96000,长期应付款 25814.16(利息)+24000(本金)
如果不提前还贷,现金存银行,一年后.
57.6万负债,一万元现金+225(银行利息)+46185.84(工资余额假设你不吃不用),60万的资产(假设无折旧)
如果提前还贷,现金存银行,一年后.
56.6万负债,581.4(无需付的利息)+46185.84+(工资余额假设你不吃不用),60万的资产(假设无折旧)
如果你那1万现金用于投资年收益8%的投资项目
57.6万负债,一万元现金+800(投资利润)+46185.84(工资余额假设你不吃不用),60万的资产(假设无折旧),1000的坏账计提(主要看你的投资项目风险如果是基金差不多700-800,如果是股票1000可能不够当然相对的收益也需要往上调比如现在的年景40-50%算是比较保守了)

现在的年景,市面上无论是那种投资基金股票,找到7-8%的投资率并不困难,无论怎么看都应该选择最后一种,.






回帖专用 写道
ouspec 写道
回帖专用 写道

其实把这种房子买了,做房东或者二房东最好.
两层,一层隔4间,月租700-800.一个月6k,上啥班阿.


上海现在这种房东很多得,把200平米得房子隔成8-10间,还有更狠得弄N个上下铺,每个铺位一个月500-800

找一个退休老太太全天看守,专门租给刚到上海找工作的--称为学生公寓。

72家房客拉.
嘿嘿,其实我早就说过,凡是现在的买房需求,就没有什么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之分,全都是投资需求.那种拉长个脸一幅窝囊气说什么不买房丈母娘不让结婚之类的,全是扯淡.你要往丈母娘脸上扔张200万的存折,她恨恨不得今天就把女儿扫地出门.房子和200万的存折对于丈母娘来说是等价的,只不过一个是现货一个是期货,用处就一个----------对你这个女婿未来几十年内的实力证明,这在行内就叫做信用证. 去年记得一个朋友的MSN title写着,Marriage is just mergence and acquisition.孰几近矣,孰几近矣.呵呵. 

房价是高这不假,但是20出头不到一点,就想拿着父母的棺材本去市中心买房子,找花姑娘按上海人的说法就是捏着鼻子做梦.不信你去问问我们父母这一辈有多少是熬到头发花白了才分一套2室一厅?再说了,买了房子又咱了?我单位一哥们对女友百般关怀,已经贷款买了房,一切都操办的差不多了。他女友打心里觉得他那年4K的大众收入还是低,心里有疙瘩,最终fire掉了.于是这哥们倍受打击,那个伤心啊!此后张口便是“没有钞票砸不开的双腿!”

     说穿了,买不买房子,都是假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拿出自己能力上的信用保证. 其实也不是现在女孩子都败金,大部分女孩子是很好的,都是会为你省钱的,都是打心里想一起过日子的,但是现在这个生活成本太高,不提别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都是很基本的生活需求,总不能生出个孩子来养不起把?

     像je里面大多数的同志到25-6岁的家里又是普通出身,没啥关系,进个单位能保证不欠工资,不常加班给这个数都算不错了.前年俺们这里还有小年轻嫌4k工资太烂,今年据说都有北大学子自荐上门,行业洗牌加快,除非你搞旁门左道,否则这个年纪能提什么社会地位,收入水平?

      所以还是不急的好,先顾自我增值,有买房子钱投资未来,30岁前贴饭钱创名声,30岁后靠名声挣饭钱.生理问题吗,只要注意安全,解决也是不难的.等价将来大把“三零后待嫁族”,实在不行,不还有北韩MM嘛,估计到时也解放了,经济也搞活了,你也有钱了,找一个拉南边整个容,一三五金喜善,二四六全智贤,到时拖家带口过去丈母娘家,倍儿有面子.  







          




回帖专用 写道
叶子 写道
拍卖是应该的.但是限制其向银行贷款规模,限制几年内必须建成.限制容积率甚至限制房屋面积大小,限最高没平米均价.

现在的房地产企业很有钱吗?确实.不过只要同时上几个项目,自身能玩的起的基本没有,都是在拿银行的钱玩.


养猪论.

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允许农民养猪了。由于市场上的供给短缺,母猪就变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尤其是政府垄断着育种关。政府为了防止母猪交易中的投机以及官商结合中的腐败,特别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决定任何育种站母猪的买卖都必须用招拍挂的方式,公开母猪一级市场的交易。市场、农民大悦。
发情的母猪则水涨船高,过去100元一头的壮猪一竞标就成了200元一头,价格成倍上涨,尤其是怀了孕的母猪则更是大受欢迎。一日,政府挂牌对怀孕的母猪进行竞标。预告母猪肚子里有十胞胎,自然倍受市场关注。母猪定标为200元/头,一个小猪出生后能卖50元/头,养猪的成本大约100元,母猪崽市场价可能卖得更多点,算算大约竞拍的底价大约最少在500元/头上下。
卖了小猪之后大约能盈利100元,如果市场中的小猪涨涨价,就能剩的更多点,竞标价也有上升的余地。当然也会有些市场中的价格浮动风险和喂养的风险。
但这次的竞标规则变了,挂牌时先签合同要加个附加条件,生下来的小猪崽则50%要回购。回购的价格只给30元/头。并事先约定:一是最好的猪崽用于回购;二是猪崽中的母猪崽优先回购;三是如果不能保证回购时要高价赔偿。养猪的成本由竞得者承担;生公生母和养死养活的风险由竞得者承担;而竞标的底价又高于基准猪价格和市场的评估价,高到了800元/头。于是市场、农民大哗。
必须经过招拍挂才能买母猪,这是政府的强制性规定。于是育种站为了自我谋利就用设置招拍挂竞标条件中的陷阱的方式(增加附加条件),如延期给发情母猪育种的时间周期来加大农民养猪的成本和风险,拖延先行的投资收益期;如强迫农民购买的母猪必须使用育种站的公共养猪设施,并对使用设施高收费等等。这些附加条件已使本来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变得有些酸味。而此次增加的低价回购最优秀的猪崽的条件则开了利用竞标的回购条件公开掠夺竞标者的先例。回购猪崽的价格不但低于市场中成活猪崽的价格,甚至低于尚在肚子里的猪胚拍卖价格,即使不是官商勾结在共同谋求私利,起码也是让公开招标的制度形同虚设,从发标开始就失去了公平、公正了。
市场上发情的母猪还多、怀孕的母猪也会还有。但一个为了防止腐败而设定的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拍挂制度如果开了这种育种站可以利用政府垄断的资源和为了满足强制性招拍挂制度的过关要求,却用各种貌似合理的陷阱式要求使私自占有资源的私利用公开的手段而合法化,那么这个制度就变成了制造腐败和否定公平与公正交易的掠夺和占有资源的公开手段。留给市场的预期则是今后农民如果不付出几倍的市场代价,就会永远没有养猪人的生路了。
如果一个国家强制性的制度可以变成官商结合谋求腐败的工具,如果制度的执行中只剩下公开而失去了公平与公正,如果制度成了可以预先设置合法陷阱并肆意对竞标者进行掠夺的保护伞,那么这个制度存在的意义就仅剩下公开的欺骗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本不应在今天的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局下出现。“官不逼、民不得反”的传统本来在保持着社会的稳定。很遗憾的是政府本意在通过一种制度来防止出现腐败,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时,却出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岂不令农民大失所望。不但对制度失去信心,同时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对国家失去了信心。
买母猪、卖猪崽都是要纳税的,包括从怀孕到出生之中的增值税,但竞标文件中的低价回购不知道这个税如何交法,增值税又由谁付。猪崽的出生证由养猪人开,但所有权却事先就归了育种站。换个出生证就免了增值税,让低价回购的暴利翻番又能逃税,真是合法利用竞标陷阱而避税的好办法。让防止腐败的制度又多了一项腐败的功能,真是一箭多雕。
土地的招拍挂制度与上述虚拟的故事相同,政府土地中心拍卖的是发情的母猪,土地一级开发企业就相当于育种站替政府做育种的开发,再通过政府去拍卖怀孕的母猪。
本来公开的交易中,应包括公正与公平,那么所有的土地成本与利益都应反映在竞拍的底价之中,既包括了政府的土地收益(地租),也应包括全部的土地开发成本和政府或一级开发企业的合理利润。当然也应在底标中包括育种的成本和利润。那么就不应在竞标底价之上再附加陷阱或其它条件。如果所有的附加条件也都是土地的成本,那么应都折合成底价中的一部分而不应用附加条件而改变标的物的现状。但现实中的土地竞标书中就正是出现了这种现象。
本来标的物是怀孕的母猪(包括肚子里的怀胚)。但回购条件却让一个完整母猪的一部分因回购而变得不完整了。实际的标的物变成了只拍卖母猪的某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其实傻瓜也能看明白,本来育种站受政府的委托只是在做育种的开发工作。但看到养猪能发财,就想将怀孕的母猪归己所有,干脆自己连育种带养猪,这样能赚更多的钱。如果没有政府强制性的招拍挂规定,这本也无可非议,既然前面已费劲做了育种的开发何不连养猪的事都干了呢。遗憾的是,为了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政府规定必须实行招拍挂的方式来卖母猪,否则没有自建育种站的农民就永远失去了养猪的机会了。
关键的问题在于如果本来是为了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条件,可以让所有没有育种站的农民都能通过招拍挂享有养猪的权利的这种制度,在育种站与政府背后勾结的情况下被严重扭曲。用公开规定的方式和公开方式中的回购陷阱使交易失去了公平与公正,竞标条件单向的只有利于育种站自行中标去独享养猪的权利时,或竞标条件在明显的掠夺其它竞标人的养猪利益时,这种制度已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变成了公开为育种站谋利益的一种工具。
政府掌握着制定政策的权力,同时掌握着灵活运用政策的权力,因此完全可以给不合法的交易披上合法的外衣。用合法的政策加上不合理的条件使交易变成公开但不公正、不公平,让权力与制度服务于私利。只要允许公开招标中的附加条件存在,那么任何公开的交易都可以利用只有利于某一方的附加条件,让公开的交易与非公开的交易同样失去了公正与公平,变得比私下交易更肮脏、更有危害性。明目张胆的将国家权力变成为替某一利益方掠夺市场的经济手段,岂不更为可怕吗?
招拍挂也许是一种好的制度,但谁来监督这种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制度是否变味而成为了合法的保护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团谋求私利的手段呢?一种失去了监督的制度必然成为更多更合法的腐败行为的保护伞。本来要靠制度去打破的垄断,反而靠制度无监督的不合理安排使垄断地位在制度的保护之下更为巩固和无懈可击了。
一曰:借招拍挂可以收取大量的巨额保证金,然后不说任何理由、不提出任何合理原因的宣布招拍挂中止,无偿的占用企业的资金,并无偿的侵吞了企业上交的大量保证金的利息。
二曰:借招拍挂可以用中标的名义,要求竞标单位支付全部的中标价款,但并不向中标人交付标的物。几个月后不中止招标行为,却强令让中标人退标,又只退中标价款不赔违约金,甚至连中标全款的利息都白吃白占了。
三曰:借招拍挂公开的制度,将不利于市场自由竞标人的掠夺性陷阱,设计成强制性霸王条款,借公开交易之名行黑箱操作之实。如先交钱、后交货,如养猪需租猪舍,如卖母猪回购猪崽等,让招拍挂的制度变成定向约定只能让特定方受益的幌子。干脆在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裸的捍卫“州官放火”的权力。
制度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靠某种制度,如招拍挂制度来保护市场与农民的利益。让母猪在公开的市场竞标中消灭垄断与腐败。让农民可以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标活动来取得和保护养猪的权力,并获取市场公平的利益。但制度的设计者却忘了同时设计一种公平、透明的对招拍挂制度可以实施监督的、保证招拍挂制度可以公平公正的被执行的制度。于是在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执行者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手中的权力,让制度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寻租利益作怪下,发挥其特有的且神奇的妙用,让制度成为与设定制度的初衷完全相背的恶作剧。
农民并不敢得罪政府,也不敢怀疑招拍挂的制度,更不敢指责政策的执行者,但当市场没有了公平交易的基础之后,也许也就不再会有市场了。



回帖专用 写道
sevenbamboos 写道
以前听说一个方案:国家不具体拨款给学校,而是给每个入学的学生一个凭证,这个学生把这个虚拟的货币交给上的学校,然后学校凭这个去问国家要钱。口碑好的自然经费多,市场化的拨款,良性竞争。

    这叫做学券制,最早是弗里德曼提出来的.号称神来之笔,但是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在官僚科层比较扁平化的地区比如香港才能比较好的实行,即便是美国这么开放的国家学券制依然困难重重.这当中有很多阻力,比如公立学校,教师工会.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还是在公立教育的官僚科层化.学券制的实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国家对公立教育的拨款是由中央或者联邦政府由上而下统一划拨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公立教育预算的形成其实是一个自下而上产生的.在美国,预算总量和分配比例是通常是各个议员和各级政府官僚在选举中向选民们购买选票的时作出的承诺.一旦他们当选,他们会把选举这种承诺形成各级政府的预算和联邦预算.然后各州将联邦预算汇总到联邦政府形成总预算交给参议院审议.在审议的过程中联邦总预算分配比例又成为各参议员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一旦实行学券制,那么教育经费的去留分配都不由政府官员说了算,也就成不了他们选举时竞争的资本.他们自然也没有动力去争取总预算内的教育经费,最后的实际的教育经费就为0.
    这种问题,在中国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94年朱镕基搞税改,中央一下子有钱了,教育部门也去要了不少钱,按理说,按人头或比例或规格,补助一下贫穷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全国各大学就行了.但那样官员们岂不就没事干了,尸位素餐,没有做贡献?于是乎,211工程匆忙出台,俺毕业前还要劳动,到操场拔草,收拾卫生.苦不堪言.幸好当时非常懒,没参与捉拿不正之风.据说很多人现场被捉,据说有些人从此落下阳痿.这批人现在想必万分痛恨大学教育,而一定持有辉瑞公司的股票,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作为一个官员的团体,首先要有事干,有政绩,而且,搞政绩的时候,最好比较舒服和有面子.把钱按比例分是愚蠢的,要这帮人干吗?一定要搞评比,从全体人中,挑出三五九等来,全体人才都听他的.下去检查评比多威风啊,好吃好喝好拿好要,好出国,好写工作报告,好发表论文,亲戚朋友的孩子好进大学或好出国.至于多少人郁闷,劳动,或者阳痿,甚至自杀,那是他们觉悟不高,以后再加强一下思想教育就好了.要是把钱分给更需要的农村中小学,谁下去遭那份罪?下去一趟,收获些什么?收点乡村教师送的苹果,花生?
  
    所以,不管提倡教育平权法也好学券制也好,任何一个公共政策,光考虑受益人群的能得到多少利益在任何一个官僚体制下都是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行使的,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制定公共政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活,需要了解官僚体系内的运作制度,激励条件,官僚体系外的各种人群在受益或者不受益后的反映.否则最好的结果就是像学券制在美国这种高度民主的国家里变为一纸空文,大多数情况下则会像211工程一样会成为非民主国家的各级官员的贪污的新渠道.







回帖专用 写道
asd 写道

很多人喜欢钱,并不是对钱感兴趣,而是为了生存。当然,很多精英无法理解,就像皇宫里面的国王无法理解没饭吃的农民为什么不吃肉一样。
理财的作用毕竟有限,比如我100W块钱,我放在那里不动,还是100W,我只有10块钱,我再怎么理财,我能超过100W么?显然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先例。
我们这些人理财,一个是不专业,没准儿本来很少的钱,越折腾越少,二是没有精力,上了一天班,或者上了一周的班,剩下的时间总得干点自己想干该干的事吧。
很多人不想成为巨富,所以财不理我无所谓,但是,不会让我每日工作,结果活不下去了吧。

有100w的人可以理财,有10块钱的人同样可以理财.每个人都有生存的压力,理财的目的就是如何缓解这些压力.投资不是理财的全部,只是诸多理财手段中的一种.老古话说,开源节流.投资是理财,节俭也是理财.巴菲特的车牌上面就是七个英文大字"THRIFTY".
你说你手里只有10块钱,那你就要问自己是不是每个月就只能月光?有没有买了不该买的书?有没有座了不该座的出租?有没有吃了不该吃的麦当劳?我给你的建议是.买一本笔记本,一只笔.然后养成买东西都打收条要发票的习惯,回家第一件事情坐下记好今天的进出流水账贴好发票理清自己的零钱不要1块5毛的就随处乱扔不当钱.最后每个月初定一个收支计划,月终检查自己的帐本,你会发现你挥霍掉的现金(换一句话说就是能用于投资的资金)远远比自己的想的要多.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在理财,不需要专业的知识也不需要多余的精力就是每天10分钟做个有心人.不学会节流的人同样也不会开源.


评论 共 0 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文章信息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